1、种植环境:在温暖湿润、非低洼的地方种植五倍子。
2、栽植方式:用流动水浸种数天,再把种子搓洗干净,随即用温水浸种24小时,取出晾干后,整地并开挖播种沟,然后均匀撒播并覆土。
3、田间管理:摘除幼树的顶芽,把株高保持在2米左右,及时剪除病枯枝、徒长枝等不良枝条。种植期间,不需要中耕除草,但要环割植株以防落叶。种植过程中,做好病虫防治、采收加工等工作。
一、种植五倍子的方法
1、种植环境
五倍子对土壤要求不严,通常能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均能用于种植五倍子。它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因此种植地不要有比较低洼的地方。
2、栽植方式
将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的种子分别装袋,然后放在流动水中浸泡6-7天,取出用手揉去残存果肉和蜡层,再置50℃左右温水中浸种24小时,晾干待播。播前要整土,耙平整细,按行距30-40cm开浅平沟条播。最后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当年冬季或次春即可移栽。
3、田间管理
(1)打顶修枝:五倍子种植后要及时控制树势,摘掉幼树顶芽,将树高控制在2米左右为宜,同时要合理的进行树枝修剪,主要是将病枝、枯枝、密枝、徒长枝修剪掉。
(2)保护植被:为防止生长环境被破坏,应保护植被,以破坏冬寄主的生长条件。五倍子无需中耕和除草,仅能适当砍割长得过高的灌木和高草,这样产量和品质会更好。
(3)防夏落叶:除摘顶修枝外,还可在五倍子的结果树上进行环割的处理方法来控制落叶,控制营养下运。
(4)病虫害防治:五倍子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和黑斑病,可使用代森锰锌来防治,另外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效果也很不错。五倍子主要的虫害有褐凹翅莹叶甲、宽肩象、束枝隆蝽、象甲虫等,防治方式主要以捕杀为主。
(5)放养秋季迁移蚜:挂倍放蚜,采成熟尚未爆裂的倍子,挂于倍树枝上或放于林下苔藓上,使其自然爆裂放蚜;收虫放蚜,采成熟尚末爆裂的倍子,置木箱或瓦罐内,重叠放置,一层松针或稻草,一层倍子,并用薄膜盖严;人工养虫,让秋季迁移蚜在养虫室内培植的苔藓上产越冬幼蚜,次春由人工收集春季迁移蚜放到倍树上,或使其从养虫室自然飞迁到倍林中。
4、采收加工
五倍子的采收时间以五倍子已长成而里面的蚜虫尚未穿破瘿壁时采收最为理想,时间约在夏末秋初。此时的五倍子形似饱满的橄榄,外表呈棕色或黄色,带有少许灰白色的丝状毛茸,皮壁厚约1cm,内藏有翅或有翅芽的灰色蚜虫。采下的鲜倍要及时用沸水浸烫。采摘后应留部分个大、充实的倍子作为翌年虫种。
5、注意事项
种植五倍子必须同时具备致瘿蚜虫、夏寄主树和冬寄主苔藓3个条件,也就是说种植地注意要满足这些蚜虫类和寄生植物的生长,五倍子才可以种植成功。还要注意五倍子蚜对冬寄主有选择性,应确定种植地区蚜虫的冬寄主是何种苔藓后才能采藓进行繁殖。
二、五倍子的收获时间
1、五倍子在每年的夏季末,秋季初的时候收获最为合适。
2、在每年的4-5月,五倍子在湿润阴凉处进行播种,并且播种后3个月即可长满播种面积。
3、五倍子中的角倍,也就是寄生在盐肤木上的五倍子,一般在9-10月份进行采收,此时的五倍子长3-8厘米直径为2-5厘米。
4、而肚倍,也就是寄生在红麸杨中的五倍子会稍早一些,在6-7月进行收获,此时其长为2.5-9厘米,直径为1.5-4厘米。
5、当五倍子由青绿色转变为黄白色时可摘取叶上五倍子。趁鲜时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或放入甑内蒸10~20分钟,杀死倍内蚜虫,然后取出晒干或微火烘干。
6、与此同时,收获时需要留部分充实的倍子作为第二年的虫种。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