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治:播种前,番茄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大棚密闭15-20天左右进行高温闷棚。
化学防治:播种前,番茄种子使用5%稀盐酸或0.0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苗床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处理。发病初期时,喷施波尔多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氢氧化铜进行防治,7-10天/次,连喷3-4次。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番茄品种,实行合理轮作,发现病苗后及时处理土壤。
一、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1、发病症状
(1)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溃疡病。幼苗染病始于叶缘,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有的在胚轴或叶柄外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植株矮化或枯死。
(2)成株染病,病菌在韧皮部及髓部迅速扩展,开始下部叶片凋萎或卷缩,似缺水状。
(3)茎内部变褐,并向上下扩展,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空腔,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长许多不定根,多雨或湿度大时,从病茎和叶柄中溢出菌脓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状物。
(4)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果柄受害多由茎扩展而来,其韧皮部及髓部出现褐色腐烂,一直可伸延到果内,致幼果皱缩、滞育,畸形和种子带菌。
(5)有时引起局部侵染,萼片表面产生坏死斑,果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单个的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称为鸟眼斑,是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
2、防治方式
(1)物理防治
①温汤浸种:先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0分钟,捞出后放入55℃温水中浸泡30分钟,不断搅拌,并随时补充热水。再放入凉水中浸泡4-5小时。
②高温闷棚:利用三夏高温季节,密闭温室15-20天。
(2)化学防治
①种子处理:5%稀盐酸浸种5-10小时、0.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
②苗床处理:在播种前20天左右,将床土耙松,每667米2用40%的福尔马林20升,兑水30-40吨浇到苗床上,随后用塑料膜覆盖5天,揭去塑料膜,将床土耙松,半月后再播种。
③田间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DT剂400倍液,喷药间隔期7-10天,连喷3-4次。
(3)农业防治
①发现病苗及时进行土壤处理或更换成无病土。
②对发病田块实行3年或3年以上的非茄科作物轮作。
③选择抗性品种进行栽培,如中蔬4号、早粉2号、佳粉2号、强丰。
二、番茄灰叶斑病怎么防治
1、发病症状
(1)番茄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很少危害茎。
(2)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正圆形的暗褐色小斑点,呈水浸状,并沿叶脉向四周扩大,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部渐褪色为灰白至灰褐色。
(3)病斑稍凹陷,小而多,直径2-4毫米,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或脱落。茎上病斑为暗褐色小斑点。
2、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生物有机复合肥和磷钾肥,喷洒爱多收等叶面肥,以加强其抗病力。
(2)田间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同时在植株生长期,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
(3)与非寄主作物,如十字花科蔬菜,谷物等实行3年以上轮作。
(4)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加强通风透光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另外,选用优质无滴消雾膜覆盖棚室,防止棚膜滴水传播病害。
(5)发病初期,喷施52%抑快净水剂1800倍液或68%易保水剂13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