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虫酰胺的药效持续时间为14天左右,用药后经过2-3天便可开始见效。该药物的使用次数不可超过3次/季,短期内也不能重喷。
防治各类蚜虫时,可亩用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50克,兑水60-100斤做喷雾处理,喷施间隔为7-10天。
防治稻飞虱、褐飞虱时,亩用53%氟啶·异丙威可湿性粉剂70-90克兑水喷雾,喷施部位以水稻的中下部、叶片的正反面为主。
一、氟啶虫酰胺的药效持续时间
1、持效时间
(1)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持效性,每次施药后通常可以维持14天左右的药效时间。
(2)该药物属于昆虫拒食剂,药性不强,使用时间一般要达到2-3天才可以看到蚜虫开始死亡。
(3)需注意,该药物的每季使用次数不能超过3次,施药后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喷施。
2、使用方式
(1)防治各类蚜虫
①于虫害发生初期,每次亩用30-50克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兑水30-50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7-10天后重喷1次,这样才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继续为害和蔓延,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②也可以亩用15-20克50%氟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兑适量清水,然后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也比较好。
(2)防治稻飞虱、褐飞虱
于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开始用药,每次亩用70-90克53%氟啶·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兑适量清水,然后进行喷雾,着重喷施水稻的中下部和叶片的正面、背面。
(3)防治蓟马
于害虫低龄若虫始发期开始用药,施药时间可选在下午4点后,每次亩用7-8克50%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即可。
二、氟啶虫酰胺和噻虫胺的区别
1、特性不同
(1)噻虫胺特性:溶解度:水0.327 g/L,丙酮15.2 g/L,正辛醇0.938 g/L(测定温度:水25℃,有机溶剂20℃)。
(2)氟啶虫酰胺特性:熔抄点157.5℃,蒸气压(20℃)2.55x10-6pa,溶解度(g/l,20℃):水5.2,丙酮157.1,甲醇89.0,热稳定性。
2、优点不同
(1)噻虫胺优点:具有百、低剂量、低毒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吸收和渗透性。
(2)氟啶虫酰胺优点:具有触杀和胃毒度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的拒食作用。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