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治: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养分,做好清园工作,分批采收茶叶,采收时顺带修剪。
物理防治:在茶园内放置黄色或蓝色粘虫板,可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新梢长度达到1厘米时,喷施5%功夫菊酯1000倍液等药物。
一、茶黄蓟马的防治方法
1、危害特征
(1)茶黄蓟马主要以成虫、若虫锉吸茶树嫩叶、嫩梢汁液。
(2)致使叶背主脉两侧出现2条或多条红褐色纵痕,纵痕相应部位的叶正面隆起,严重时,叶背呈现一片褐纹,叶片向内卷,使新梢芽叶萎缩、僵化,直接影响茶树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搞好肥培管理,提高茶树耐害能力,及时清洁茶园,减少茶黄蓟马越冬场所。
②可结合防治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及时分批采摘,有利于消灭一部分卵和若虫。
③结合采摘,适时轻修剪,抑制虫口发生。
(2)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黄趋蓝特性,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来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防治茶黄蓟马的要点关键在于嫩稍的保护,较好防治时期是新梢刚出来一厘米长时30%吡虫啉1500倍,或5%功夫菊酯1000倍,或60mg/L乙基多杀菌素3000倍喷雾。
二、茶黄蓟马的发生规律
1、一年发生多代。此虫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茶区,无明显越冬现象,12-2月冬季仍可在嫩梢上找到成虫和若虫,但在浙江、江西等偏北的茶区,以成虫在茶花中越冬。
2、在南部茶区,一般10-15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代。成虫产卵于叶背叶肉内,若虫孵化后锉吸芽叶汁液,以2龄时取食最多。
3、蛹在茶丛下部或近土面枯叶下。成虫活泼,善于爬动和作短距离飞行。阴凉天气或早晚在叶面活动,太阳直射时,栖息于茶树下层荫蔽处,苗圃和幼龄茶园发生较多。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