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的基本目标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异新品种,并对该品种做推广与普及,然后研究各种空间环境因素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理,通过相关途径提高空间育种效率。
采取航天育种技术,拟选育出十数个优异新品种,使主栽品种的增产幅度增加10%左右,推广面积达到数千万亩,增产粮食20-30亿斤。
一、航天育种的基本目标
1、基本目标
(1)通过航天育种来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异新品种,并对它们进行推广和普及,随后再利用地面模拟试验装置,来研究各种空间环境因素的生物效应以及作用机理,通过探索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的途径,来提高空间技术育种效率。
(2)通过实施航天育种工程项目,拟选育出10-15个高产、优质、高效且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优异新品种,然后使主栽品种的单产量提高10%左右,推广面积达到3000-5000万亩,增产粮食20-30亿斤。
2、简介
(1)我国农作物种子第一次进行太空之旅的时间是在1987年8月5日,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查看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有影响,但是却发现太空种子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此后人们便开始进行研究。
(2)从1987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航天育种技术上获得了非常多不错的成就,不仅在小麦、棉花、水稻、番茄、青椒等作物上培育出了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系以及新种质,而且还获得一些罕见的突变材料,这些材料有可能会对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了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航天育种能让作物发生哪些改变
1、通过航天育种,太空番茄的产量比常规番茄增产了15%以上,更高可达23.3%。
2、在太空青椒中,它所含有的维生素c提高了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25%,同时病情指数也减轻了55%。
3、太空西瓜的纤维量变少了,可溶性固形物增多了,含糖量一般可达13%以上,而且个大,味甜,吃起来沙甜可口。
4、太空南瓜可长到几百斤,种子比普通种子大一倍,通常单瓜重100-200斤,更大者可达到500-600斤,叶片大而厚实,瓜皮黄红色,瓜瓤呈黄色或橙色。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