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杀:使用黑光灯、糖醋液、堆草诱杀小地老虎成虫。
化学防治:以1-3龄期时用药为宜,常用药物有90%敌百虫800倍液、50%辛硫磷8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8000倍液等。
一、辣椒小地老虎如何防治
1、诱杀防治
(1)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
(2)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
(3)三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辣椒定植前,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荬菜、小旋花、苜蓿、青蒿、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
2、化学防治
(1)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
(2)可用21%增效氰·马乳油8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辣椒小地老虎危害特点
幼虫将辣椒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苗。
三、辣椒小地老虎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6-23毫米,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
2、后翅灰色纹。卵长0.5毫米,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
3、幼虫体长37-47毫米,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
4、蛹长18-23毫米,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大,臀棘有短刺1对。
四、辣椒小地老虎生活习性
1、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厘米以下的矮小杂草上,尤其是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卵散产或成堆产,每雌虫平均产卵800-1000粒。
2、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液等趋性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辣椒苗幼嫩部位取食,危害不大;3龄后白天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
3、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
4、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适发育温度为13-25℃,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砂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宝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宝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